美俄里程碑式和解,普京没有辜负朝鲜战友,答应金正恩的事不会忘
美俄电话外交背后:背信弃义还是虚与委蛇?
一通90分钟的电话,让国际政坛风向骤变。特朗普与普京的这次通话,被一些分析人士称为美俄关系的“里程碑式和解”。两人围绕乌克兰停火、中东局势及双边关系展开讨论,特朗普会后宣称双方同意加快推动停火进程。表面上看,这是冰冻已久的美俄关系的一次突破性进展,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暗流涌动远比表面更加复杂。
泽连斯基急得跳脚,他反复强调“乌克兰不是菜单上的菜”,却眼睁睁看着两个大国正在瓜分着自己国家的利益,犹如盘中餐。他只能无力地“警告”特朗普别被普京耍了,坚称普京根本没打算结束战争,甚至连停火的第一步都不愿迈出。可泽连斯基这番话能有啥用?他拿不出比普京更多的筹码,很难让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回心转意。
不过,别天真地以为美俄就此能成铁哥们儿。德国一位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,美俄本质上是“与生俱来的战略对手”。两国关系更像一对露水鸳鸯,有钱赚的时候能搂搂抱抱,利益起冲突分分钟就翻脸不认人。眼下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可图,才能一拍即合,这才是所谓“里程碑式和解”的真相。
美俄之间的“友谊”建立在利益这个脆弱基础上,注定难以长久。特朗普骨子里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,在他眼中,那些所谓“普世价值”“盟友关系”都是浮云,只有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才是实在的。他连对欧盟和加拿大这些老盟友都能说翻脸就翻脸,何况对俄罗斯这个传统对手?
就算特朗普任期内美俄关系能保持“蜜月期”,谁能保证4年或8年后民主党重新上台,这艘“友谊小船”不会翻?普京太精明了,他根本不敢把所有赌注都押在美俄这次“和解”上。即便关系有所缓和,他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老朋友们。这就是为啥普京没有辜负朝鲜这个“战友”,而且承诺兑现对朝方的承诺。
前不久,俄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访问朝鲜,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举行会谈。俄方透露,双方商讨了安排两国领导人会晤事宜,并深入探讨了俄朝关系的未来发展。这一举动,说是“捅刀子”给美国一点都不过分。大家都知道,朝鲜和美国现在的关系几乎是水火不容,而普京偏偏在和特朗普通话期间,放出与朝鲜领导人会面的消息,这不是故意让特朗普下不来台吗?
不过,仔细想想也不奇怪。特朗普政府前阵子跟乌克兰谈完,就宣布恢复对乌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,这不也是在“背刺”俄罗斯吗?普京这回在通话期间宣布与朝方领导人会晤,就是在“以牙还牙”。
当然,普京选在这敏感时刻宣布会见朝方领导人,绝不仅仅是为了气特朗普这么简单。朝鲜是俄罗斯所有盟友中唯一派兵支援俄军的国家,对平壤的这份“情谊”,普京自然要好好回报。鲁登科访朝期间特别强调,俄罗斯将坚决履行与朝鲜签署的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》,并将“重点落实”协议内容。
明摆着,鲁登科此行就是给朝方送“定心丸”,告诉他们普京不会辜负这份战友情谊,答应金正恩的事不会忘,一定会按条约约定履行对朝承诺。有外媒报道,作为交换,俄罗斯向朝鲜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和能源,同时在导弹、潜艇等核心技术领域给予朝鲜帮助。
虽然普京现在有了特朗普这个“新朋友”,但他不会丢下朝鲜、中国和伊朗等“老朋友”。在与特朗普通话前后,除了计划会见朝鲜领导人外,他还派高级代表团访问伊朗,就美俄接触问题与伊方“打招呼”。此外,俄外长拉夫罗夫近日也向中国表态,俄方不会背弃对华承诺。这一系列动作表明,普京清楚美国是什么德性,更明白只有中朝伊等传统伙伴才是真正靠得住的朋友。
国际政治从来不是儿戏,而是赤裸裸的利益博弈。当特朗普与普京握手言和时,他们心里各自的小算盘可都打得精明。特朗普急于在任期内解决乌克兰问题,为自己的政绩单添彩;普京则希望在西方制裁下获得喘息机会,同时为俄罗斯谋求最大利益。表面上的热络背后,是各怀心思的精明算计。
乌克兰危机是他们眼下“和解”的焦点,但恰恰也是最能暴露两国真实关系的试金石。特朗普宣称要加快推动停火进程,却同时恢复对乌军援;普京口头上同意谈判,背地里却与美国的“死对头”朝鲜勾肩搭背。这不正说明两国之间那层薄如蝉翼的信任基础吗?
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这场外交博弈,仿佛一场高手之间的国际象棋。每走一步都深思熟虑,每个笑容背后都藏着锋利的匕首。特朗普想借此机会削弱俄罗斯与中国、朝鲜等国的关系,普京则想在美国政府换届前争取最大让步,同时保住自己的传统盟友网络。
值得注意的是,眼下美俄关系的这一轮“回暖”,正值国际格局大变动之际。中东烽火连天,亚太局势暗流汹涌,欧洲内部也矛盾重重。在这个背景下,美俄两国的每一次互动都不仅仅影响双边关系,更牵动着全球政治神经。特朗普老谋深算,想借和俄罗斯的缓和来腾出手应对更多挑战;普京精明圆滑,既想从美国那里获得实惠,又不想断了自己的后路。
两个大国元首在电话里相谈甚欢,台下的各国领导人却如坐针毡。泽连斯基眼看自己成了谈判桌上的“菜肴”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;朝鲜则担忧俄美走近会影响莫斯科对平壤的支持,不得不派出外务相与俄方会谈;欧盟国家则忧心忡忡,生怕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“单飞”,抛弃欧洲盟友。
细看普京的一系列动作,他其实是在玩一场精妙的平衡术。一边与美国示好,争取解除或减轻西方制裁;一边保持与朝鲜、中国、伊朗等传统伙伴的紧密联系,为自己留条后路。特朗普通话后,普京立刻派副外长访朝,这一举动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:莫斯科不会因为华盛顿的几句好话就抛弃老朋友。
美俄这对“冤家”的关系历来复杂。冷战结束后,两国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,随后便陷入了长期的博弈与对抗。北约东扩、导弹防御系统、叙利亚内战、乌克兰危机……一系列事件让两国关系跌入谷底。特朗普上台后曾试图改善与俄关系,却因“通俄门”调查而受限;拜登时期,美俄关系更是冰点不断刷新。如今特朗普二度当选,再次伸出橄榄枝,普京接过却不松开其他手中的牌。
国际政治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这句名言在美俄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无论特朗普与普京关系如何“和谐”,两国根本利益的分歧不会消失。美国不会放弃对全球霸权的追求,俄罗斯也不会放弃恢复大国地位的努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可以在某些问题上妥协合作,但不会真正成为无间隙的盟友。
普京深知这一点,所以他在与特朗普通话的同时,依然坚持与朝鲜等传统盟友保持密切联系。就像中国有句老话:远亲不如近邻。对俄罗斯来说,地缘相近的亚洲国家往往比大洋彼岸的美国更可靠。特别是在经历了西方制裁之后,普京更加珍视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站在俄罗斯一边的国家。
对于观察者来说,美俄关系的这一轮“热络”不过是国际政治中常见的战术调整,而非战略转变。两国可能会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某种妥协,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彼此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。特朗普需要外交成就来巩固自己的政治遗产,普京需要喘息空间来应对国内外挑战,这种基于短期利益的合作很难持久。
当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犹如一盘复杂的围棋。美俄这两个“棋手”看似和解,实则各怀心思。他们的每一步棋都牵动全局,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。作为旁观者,我们既不应被表面的友好所迷惑,也不应忽视实质性进展的可能性。关键是要看清本质,理性分析,才能在这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把握主动。
美俄关系的发展历来起伏跌宕,这次“里程碑式和解”能走多远,能维持多久,还有待时间检验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在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中,没有永远的敌人,也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。普京没忘记朝鲜的支持,特朗普没放弃对乌克兰的援助,这一切都说明,大国博弈从未停止,只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而已。
